• 0

一线探访丨10个湖北实验室首创国内这些成果

沧海红烛 发表于 2024-4-27 11: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俄罗斯 LLC Baxet
208 0

马上登录,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光谷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韩晓玲 通讯员 丘剑山 蒋朝常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科教优势、成本优势、转型优势,坚持目的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加快推动发展目的、发展观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路径的优化完善和转型升级,以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实际举措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航拍光谷科创大走廊。沿高新大道一路向东,楼宇林立、园区连片,武汉新城焕然一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聚焦国家战略和湖北产业创新需求,近年来,我省加紧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目前,湖北已形成由国家实验室、湖北实验室、天下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构成的实验室战略矩阵。其中,湖北实验室已达10个,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成势见效,聚集各类人才近3000人,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多项成果为国内首创。
面向国家需求 服务湖北建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种业应该怎样应对?
4月24日上午,湖北洪山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棉花抗旱基因研究。
湖北是我国生物种业产学研重要基地,全球第一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全球第一支试管藕……一个个标志性成果,彰显了我省在生物种业领域的创新气力。湖北洪山实验室牵引、汇聚我省生物种业相关创新要素资源,开展农业生物遗传改良研究,培育绿色优质品种,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保障农业绿色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科技工作者在水稻生殖发育实验室里做实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实习生 胡宇韬 摄)
“湖北洪山实验室承担的任务和研究对象,囊括了湖北的主要农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献龙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实验室的实体化运行,进一步推动科研人员坚持“四个面向”,同时直接面对产业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提高品质、低落成本,实现绿色发展。
湖北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棉产区,近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较大影响。瞄准湖北产业需求,张献龙带领团队培育早熟、耐高温、优质的品种。国审品种“华棉2270”不仅生育期短,还导入了抗旱、耐高温等优异位点,在2022年极端干旱、高温情况下表现出显著的抗性和丰产性。张献龙告诉记者:“这样的品种将来推广后,有利于维持湖北棉花产业的优势。”
服务国家需求,针对新疆棉产区需要,解决棉花抗病、耐高温、抗旱节水、在机采中减少含杂量等问题。目前,张献龙院士团队正在培育对落叶剂敏感的品种,减少机械采摘棉花时的叶片残体。
实现成果供给数量和质量“双提拔”
2023年以来,为充分展示实验室体系科研成效,推进构建目的导向机制,加快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研供给与产业需求良性互动,省科技厅组织开展实验室科技亮点成果遴选,目前已完成两批实验室亮点科技成果评选工作,共遴选83项科技成果纳入亮点科技成果库,其中亮点成果33项,入库培育成果50项。
航拍九峰山实验室外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其中,湖北九峰山实验室牵头完成的“碳化硅沟槽MOSFET技术”,开发了低表面粗糙度、高激活率的高温高能离子注入与激活工艺,系统解决了一直困扰业界的沟槽型碳化硅MOSFET器件的多项工艺难题,首批沟槽型MOSFET器件晶圆下线,突破国外垄断。湖北洪山实验室到场完成的“发现在盐碱地上能够促进粮食增产的关键基因”,首次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及其作用机制,可显著提拔作物在盐碱地的产量,有望大幅提拔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相关成果已在《科学》等发表,并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切实发挥“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作用,“为需求找供给”,支持各类实验室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湖北发展需求,聚焦目的定位,明晰发展方向,整合优势力量,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实现成果供给数量和质量“双提拔”。
湖北实验室聚集各类人才近3000人
2月24日,湖北时珍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武汉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王广基、董家鸿、邬堂春、肖伟、陈士林受聘为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湖北时珍实验室是国内中医药领域首个省级实验室,也是第10个湖北实验室,自2023年8月揭牌以来,通过多种方式组建研究团队20余个,聚会合医药及交叉学科人才170余人,在老年病未病筛查、楚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药材莳植、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形成一批重大成果。
光谷实验室外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近日,湖北光谷实验室、湖北珞珈实验室、湖北时珍实验室等纷纷面向全球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截至目前,10个湖北实验室已聚集各类人才近3000人,集聚了一批院士、国家级人才、省市级人才等。
对于湖北浓厚的创新氛围,湖北洪山实验室科研人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细燕有切身感受,这位“80后”近年来主攻棉花抗旱生物学及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她说,自己带的博士后在申请湖北的面上项目时都比较顺利,这说明湖北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创新生态,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健康发展,引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
张献龙院士认为,华中地区具有很强的科教优势。武汉地区院士众多、涉及产业链广泛,可以推动不同院士团队和不同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产业。要打造良好人才环境,也要加快优势团队成果转化落地。同时,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建设,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发扬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要更加重视科教力量的培植,做到“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更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链接>>
一线探访丨业务规模居全球首位 中碳登擦亮湖北“绿色”招牌
一线探访丨产值剑指百亿!民营造船厂“卡位入链”迎新机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光谷社区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光谷通·版权声明
1、本帖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网站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光谷通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光谷通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平台,但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以核实,并作出隐藏、删除等处理; 7、光谷通管理员和版主有权在不事先通知发贴者的情况下删除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2-2024, 微网科技.    Powered by Discuz! X3.5    鄂ICP备12013467号-10|网站地图|Sitemap

GMT+8, 2024-11-25 10:59 , Processed in 0.520363 second(s), 3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