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中国光谷”,再起宏图——访武汉东湖新技术开辟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

见微知萌 发表于 2023-8-8 11:29: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俄罗斯 LLC Baxet
147 0

马上登录,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光谷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柯善北 黎洪永 李动)从中国第一根光纤的悄然问世,到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从“武汉市地图外2厘米”的荒湖野水,到高精尖人才汇聚、高新技术企业云集的科创高地。
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辟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三十五载栉风沐雨、追光逐芯,终以一束光照亮一座城,谱就了“中国光谷”闪耀世界的科创传奇!
2023年2月7日,酝酿已久、倍受瞩目的“武汉新城"规划正式发布,东湖高新区74.3%的区域面积(385平方公里)被纳入此中,占新城规划总面积的五成有余。“中国光谷”再起宏图,昂首踏上了问鼎“世界光谷”的升级进化之路,奏响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更加大气恢弘、精彩激扬的新乐章!
东湖高新区是如何实现从“一束光”到“创新城”的蝶变?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东湖高新区的经验有何启示?武汉新城又将给东湖高新区带来怎样的发展新契机?近日,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勇强进行了专访。
光谷地标——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马蹄莲)
选择光,锚定光,集聚光
——聚焦主赛道 优化产业链
记者:曾经的东湖高新区偏居一隅,几乎白手起家,走过了一段殊不寻常的艰辛拓展之路;如今产业兴旺、市场要素活跃、高素质人才汇聚,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高地,这一蜕变是如何实现的?
张勇强:正如你们所言,35年前的东湖高新区被视作“武汉市地图外2厘米”,是“乡里”的“乡里”。在一片偏僻的原野里,东湖高新区从零起步,把握全球科技变革先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谱写了一首首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新创业诗篇。
去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观察光谷时,指出“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辟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对我们产业发展给予极大肯定,也为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指明了方向。
三十多年来,东湖高新区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初心和使命,实现了从“一束光”到“创新城”的发展跨越,具备了开展原始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构建了独树一帜的特色产业集群,真正从一座功能单一的科技园区初步成为功能相对完善的科技新城,走出了一条具有光谷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三十多年来,东湖高新区诞生了一系列“全国第一、国内首创”的核心技术:全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第一个光通信国际尺度,全国首个400G硅光模块、最大功率的10万瓦光纤激光器、首条柔性折叠显示屏生产线……
三十多年来,东湖高新区实现优势产业不断突破、产业能级持续跃升: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总营收突破5000亿元,集聚相关企业超过1.6万家,培育出7家百亿企业、1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规模最大的激光设备制造基地,光纤光缆国内市场占有率66%、国际市场占有率25%……
之所以能取得这一系列成绩,关键在于两个坚持:
一是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聚焦“高”和“新”,立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一定位,始终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着力营造审慎包容的制度环境,不断形成拥抱创新、支持创新的环境。
二是坚持走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从一根光纤起步,东湖高新区坚持向光生长、追光前行,充分发挥武汉市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科技、人才、区位等优势,盯着一个“城墙口”持续攻击,沿着一条主线做大做强,坚持不懈把特色做特、把亮点做亮、把优势做优,逐步构建了足够宽、足够深的产业护城河,形成了具有光谷特色的产业集群赛道。
光谷特色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道路,本质上就是中国特色产业发展道路的缩影,充分说明“本土化才能最优化、中国特色才能世界领先”。培养高新技术产业不能盲目跟风、朝三暮四,更不能贪大求全、搞同质化竞争,而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区域特色化产业道路,保持耐心做时间的朋友,久久为功积淀旁人难以逾越的差异化优势。
记者: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在优化产业链方面东湖高新区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张勇强:独木不成林,一束光也难以照亮整个夜空。在坚持光电子信息产业主赛道不动摇的前提下,我们不断优化产业链生态布局,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如前面所说的,这种拓展不是盲目跟风,而是以国家总体产业战略布局为指引,立足本土资源优势,补短板、强基础,为完善我国高端产业格局提供坚实保障。
比如,聚焦我国“缺芯少屏”“缺芯少魂”等高端产业发展短板,努力聚焦“光”引领、矢志“芯”突破、推动“屏”崛起、促进“端”成长、强化“网”赋能,深入实施建链补链延链计划,在持续支持激光和光通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培育力度,超前布局国产数据库、国产操作系统等互联网底层技术产业,逐步构建了“光芯屏端网”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极大地丰富了光电子信息产业内涵和容量。
再比如,近年来,我们顺应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全面拥抱汽车产业革命,抢抓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大力推动“光”“车”联动,推动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聚焦“感、芯、软、图、舱”五大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光谷特色的智能网联产业生态,形成更多跨界融合的产业增长点。
光谷星河广场
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将创新刻进基因 使创业成为风尚
记者:很多人评价,东湖高新区的工作作风“特别年轻”,这种工作作风是如何形成的?
张勇强:武汉每年的在校大学生超百万,此中很多人学习、工作、生活都在东湖高新区,这股“青春风暴”也必然要求我们要有与之相顺应的工作作风。
同时,东湖高新区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始终把干事创业当本分、把拼搏进取当责任,形成了“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在选人用人机制、城市治理体系等方面大胆创新,更接地气、更积极主动地为老百姓、为企业做好服务。
主动作为、积极“求变”是我们“不变”的主基调。2022年,我们继续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打造“一门”“一窗”式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注册即开户”;攻坚市场准入、准营、退出全链条改革,升级光谷创业大礼包2.0版,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全省率先试点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首批9个行业实现审批时限压缩95%以上,申报材料平均减少40%以上。实际上,无论是在产业赛道上的服从,还是在制度改革上的求变,都是围绕干事创业这一主题。
有“想干事”的积极性和“敢干事”的主动性,更要有“干成事”的专业性。东湖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干部全员聘任制,率先在双一流高校开展硕士博士校园招聘,高频次组织干部到国内外领先地区学习,着力培育一批懂产业、懂技术、懂市场的干部队伍,着力打造专业化、市场化、投行化的政府机关,为组织参与产业发展打下了专业基础。
积极、主动、专业、亲民,始终充满活力和干劲儿,或许这就是人们所评价的工作作风“特别年轻”吧。
记者:在您的讲述中“创新”是高频词和关键词,东湖高新区是如何让创新全面落地成为第一动力的?
张勇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年3次亲赴光谷观察,高瞻远瞩地向全国发出科技自主自强的动员令:“科技自主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根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主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
东湖高新区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产业生成机制、支撑机制、孕育机制。
我们从源头出发、从底层入手,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以技术的前沿性、创新性生成具有引领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上率先实现突破、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我们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造了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形成了浓重创新创业氛围,以一流的创新生态支撑产业发展;我们弘扬“崇实求新、开放包容”的光谷精神和“敢于冒险、崇尚成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对待新技术新业态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科学引导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十年,东湖高新区创新投入持续增加,年度区级财政科研经费从4.4亿元增长到80亿元,企业研究开辟费用从48.8亿元增长到317亿元;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国家级孵化器从9个增至28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从17家增至76家;创新成果亮点纷呈,专利授权量增长5.5倍,此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6.5倍,相继突破全国产EDA软件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4%,创新能力稳居全国高新区前四。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东湖高新区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创新企业支持方式、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主动担当、主动识变、主动作为,抢抓产业发展机遇,持续推进自主创新,有力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光谷金融中心
新理念,新方向,新蓝图
——建科创策源高地 筑现代宜居新城
记者:今年2月7日,武汉新城规划正式发布,这对东湖高新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勇强:全面认识武汉新城规划对东湖高新区的影响,首先就必须深刻认识东湖高新区发展模式的转变。
纵观东湖高新区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走的是“产人城”的发展路径,即产业兴城、以产聚人、众人成城,产业是首要因素。但是还存在产业和城市之间的融合程度不高、科技园区环境不优、配套不全、职住不平衡等问题,导致人才往往难以真正留下来。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引领发展的最为核心的动力源泉,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也从原来的“产人城”向“人城产”方向转变,即以城聚人、以人强产、以产兴城。因此,必须对人群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贴合不同层次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对功能区内生态、生活与生产等各项功能进行完善和细化,塑造环境优美的生态本底,打造舒适便捷、尺度相宜的城市生活功能设施,以优质的生态、生活环境“筑巢引凤”吸引高素质人才,进而吸引高端产业与生产要素集聚,最终实现城市能级的全面跃升。
今年初,湖北省、武汉市作出了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发展的庞大办法,高水平启动武汉新城规划建设,努力打造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实支撑。
顺应新时代的城市发展逻辑,我们加快武汉新城规划建设,将加速提拔东湖高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形象美誉度、社会治理能力和生态宜居水平,推动城市发展模式从工业逻辑回归到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为东湖高新区由“产人城”向“人城产”转变提供强大的路径支持。
记者:武汉新城规划擘画了怎样的发展蓝图?目前有了哪些建设成果?
张勇强:武汉新城定位为武鄂黄黄城市中心、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按照这一定位,武汉新城将承担引领科技自主自强、构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中心、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内循环关键节点,以及高能级主体集聚和高效能区域协同的重要使命,努力打造“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即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
武汉新城的目标是,到2035年,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功能更加完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高水平的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全面建成,成为引领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支撑长江中游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极核。
以武汉新城为引领,东湖高新区将按照“一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大跨越、十年翻一番”的目标,再搭“铁棚”、再组专班,挂图作战,推进武汉新城建设。今年,武汉新城加快建设300余项庞大项目,总投资超5000亿元;此中,总投资300亿元武汉新城中轴线十个庞大项目已于日前启动建设。
党的二十大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号召,提出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线的战略目标。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挥光谷创新引擎作用,从建成中部支点、引领武汉都市圈发展的高度,推动武汉新城布局光谷,并明确支持光谷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我们将乘势而上、奋力拼搏,勇担服务国家科技自主自强新使命,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高尺度建设武汉新城,以更大的力度、办法推进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加快迈向世界光谷。
【跋文】
从“一束光”的科技创新,到“创新城”的耀世蝶变;
从“产城人”的发展模式,到“人城产”的路径迭代。
东湖高新区正以多元复合的磅礴之势和美美与共的绰约风姿,走向世界,拥抱未来!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光谷社区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光谷通·版权声明
1、本帖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网站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光谷通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光谷通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平台,但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以核实,并作出隐藏、删除等处理; 7、光谷通管理员和版主有权在不事先通知发贴者的情况下删除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2-2024, 微网科技.    Powered by Discuz! X3.5    鄂ICP备12013467号-10|网站地图|Sitemap

GMT+8, 2024-11-27 10:36 , Processed in 0.550018 second(s), 3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