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两会代表委员建言:光谷加快布局光电子国家实验室,由“独树一帜”到“国际

韓雲 发表于 2023-3-9 10: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俄罗斯 LLC Baxet
239 0

马上登录,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光谷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
加快布局光电子国家实验室 由“独树一帜”到“国际引领”
昨日,《湖北日报》、《中国经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的两会声音。
尤政说,现场聆听、深入学习政府工作报告,非凡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擘画的蓝图令人充满信心。作为湖北团代表,深切感受到,报告中提到的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政策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立当代化产业体系等一系列举措,都与湖北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紧密相关,为湖北加快建立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一直都是湖北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欣喜看到,经过多年发展,“武汉·中国光谷”已成为我国最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光电子已成为湖北最有实力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并形成优势的领域,在湖北打造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建议依托湖北在光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优势、科教优势与区位优势,加快布局光电子国家实验室,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强光电子技术战略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强有力的技术源头支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促进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由“独树一帜”到“国际引领”,支撑“武汉·中国光谷”跨越式发展迈向“世界光谷”。湖北还可发挥制造业优势,将智能制造与数字建造作为“中国制造”的名片给予更多支持,为湖北打造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奠定更坚实基础。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湖北拥有院士80人,全国第五;拥有高校130所,在校大学生180万人,全国第三;国家重点实验室30个,全国第四;新型研发机构397家,全国第二。建议发挥湖北人才优势,将“东湖论坛”打造成国家级品牌会议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论坛,为高层次人才及其技术交流提供更好舞台,服务人才、技术与产业的集聚,为先行区建立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
打造万亿存储产业链,建链做强

3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在“履职见证 非凡五年”专栏中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报道说,五年来,许多代表委员都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在武汉光谷,全国人大代表冯丹和团队一直深耕信息存储方面的研究。在这里,她曾聆听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殷殷嘱托。

以往,信息存储技术在我国是薄弱环节,市面上的存储产品几乎都被国外垄断。五年里,冯丹和团队破解卡脖子难题,加速研发新一代存储系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并且快速运用到了实际产业中,用中国存储方案助力数字化发展。
冯丹说,这五年,他们主要就是要追求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以及低能耗,能够满意数据长期保存的需要。存储也是一个万亿的产业,今年建议把存储形成一个产业链,建链的同时,还要做强。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
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命脉把握在自己手中

3月6日,央视《晚间新闻》播发《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当代化》,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
报道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照旧要依靠科技创新。
马新强表示,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立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把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上发言指出,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还要靠科技创新。“这为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

“高校是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交汇点。”王焰新反复思考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他说:“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一方面要牢记初心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造就质量,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努力成为原创成果的策源地,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具体路径有哪些呢?王焰新认为,一要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融合发展,坚信“我国教育是能够造就出各人来的”,打造“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平台建立、高层次人才造就和国际合作交流”五位一体的科技人才贯通造就机制,持续在“高精尖缺”和“卡脖子”技术人才造就上发力,以满意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来源:武汉东湖高新区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光谷社区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光谷通·版权声明
1、本帖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网站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光谷通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光谷通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平台,但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以核实,并作出隐藏、删除等处理; 7、光谷通管理员和版主有权在不事先通知发贴者的情况下删除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2-2024, 微网科技.    Powered by Discuz! X3.5    鄂ICP备12013467号-10|网站地图|Sitemap

GMT+8, 2024-11-28 14:47 , Processed in 0.988714 second(s), 3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