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ing 发表于 2022-12-19 11:38:42

痛悼!光纤通信专家赵梓森院士逝世!他还是中国光谷的首倡者之一

我国光纤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梓森,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5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d395f5b7c7674ace94666eacf21ddc1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6805808&x-signature=8TIG9Q5yvml%2BUKHS52pEp5799GQ%3D
赵梓森,1932年2月出生于上海市。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院总工程师,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科委光纤通信专家组总体组组长等职务。
赵梓森院士是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重要奠基人和公认的开拓者。他“拉出”我国第一根实用型石英光纤;创立了我国光纤通信技术方案。他作为技术带头人的武汉邮科院,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光缆通信工程和连通全国的光纤通信线路,为我国光纤通信在高新技术中成为与国际先辈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作出了杰出贡献。他还是“中国光谷”的重要倡导者,更是“中国光谷”的推动者。
01
就是要为振兴中国努力
1932年,赵梓森出生于上海卢湾区,家人经营一个小型制衣作坊。他自幼兴趣广泛,尤偏于理科和制作,尚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因陋就简制造过氢气球、矿石收音机、滑翔飞机模型和小提琴等。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山河破碎,年仅5岁的赵梓森随家人一起辗转流离到了英租界避难。“我们这代人履历过战火形成的人生观,不为名,不为钱,就是要为振兴中国努力。”赵梓森担当记者采访时曾说。
1950年,赵梓森接连从浙江大学农艺系、复旦大学生物系退学,才如愿进入了上海大同大学电信专业(后调解为上海交通大学电信专业),学习他更为青睐的“实用性学科”——电子学、电机学、通信学,为他日后接触和研制光纤打下了基础。
四年后,大学毕业的赵梓森被分配到武汉邮电学校(武汉邮科院前身)当老师,繁杂的基础教学工作之外,他依旧醉心于自己感兴趣的制作和技术发明。
02
搞科研也有危险,也要敢于冒险
上世纪70年代,身为青年教师的赵梓森偶然听说了“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可用于通信”的研究,非常振奋,但当他想要开展相干实验时,却遭到许多权威专家的质疑。
赵梓森没有动摇,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单位的厕所旁边改造出了一间“实验室”,用电炉、试管、酒精灯一类的简易实验设备,加上四氯化硅等基础的原料,开始自主研发光纤。
有一次倒四氯化硅的时候不小心,试剂溅到了他的眼睛里变成了盐酸,还放出氯气,赵梓森当场晕倒被送进医院。后来他笑着回忆:“搞科研也有危险,也要敢于冒险,付出生命。”
1976年3月,赵梓森团队成功拉出一根17米长的玻璃细丝,这是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次年的一次展览会上,赵梓森展示了用自行研制的光纤传输黑白电视信号,得到原邮电部领导的赏识。1978年,邮电部向他工作的武汉邮科院下发文件,光纤通信成为国家级重点项目。
很快,1979年,赵梓森团队拉出了中国第一根具有实用价值的低损耗光纤,到了1982年,中国的老百姓已经可以用光纤打电话,几亿人的同时通话不再是“天方夜谭”,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从此迈入了快车道,至今处于天下领先地位。1995年,赵梓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03
“之父”不“之父”,我不在乎
人们将赵梓森誉为“中国光纤之父”,而他说:“‘之父’不‘之父’,我不在乎,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玻璃丝,老百姓在用,这种高兴不是用钱能买到的。”他与夫人、武汉邮科院高级工程师范幼英居住在单位的家属院,晚年生活简朴而宁静。
赵梓森也是武汉·中国光谷的首倡者之一,一直关心着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他一生都在科研领域“奔跑”。担当采访时,他常常这样勉励科研人员:“技术永远是不断发展,我们不抓紧推进,就会落后于人。中国现在的光纤,已占天下光纤市场的半壁江山。接下来,我们要使用新质料,做更高水平的光纤,继续在天下领跑。”
来源:综合自南方都市报、光明日报、长江日报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光谷社区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隆吉义 发表于 2022-12-22 14:27:34

走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痛悼!光纤通信专家赵梓森院士逝世!他还是中国光谷的首倡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