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洪 发表于 2022-6-29 12:02:37

湖北从三个城市群建设转向聚焦三个都市圈,变化最大的就是鄂东

湖北最新的城市发展目标--经济集聚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提高经济集聚度和城市竞争力,大力发展三大都市圈,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从湖北最新的城市发展表述来看,从之前的三大城市群向都市圈转变。三个都市圈为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和宜荆荆恩都市圈。从变化上看武汉都市圈强调以武鄂黄黄为核心,更加凸显都市圈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襄阳都市圈,突出襄阳本身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做大做强襄阳主城的意味。
这并不意味着之前的武汉城市圈、襄十随神和宜荆荆恩城市群的政策的根本性变化,而是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更加强调城市内部的融合、同城化和一体化运营。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f86b1d6d9524e4285021793fd15e1aa~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889315&x-signature=xranf9IyIj70lGzn9I4cjkutOW0%3D
湖北十四五制定的城市发展政策是“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到目前的发展政策,按照湖北的说法是跳出湖北看湖北,是对于前期城市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对于依托武汉、襄阳和宜昌三个核心城市的区域发展具体有哪些变化?我们来看一下最新的表述。
武汉都市圈,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孝感和咸宁打造成武汉都市圈的节点城市,仙桃、潜江和天门建设成四化同步示范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d2beece2a7a4af899bf028ac2a2973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889315&x-signature=qifjOISqzv4iuyD6%2FiguP%2BO0yTk%3D
对于武汉城市圈内部城市的的城市发展定位和圈内功能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分工,突出了武汉都市圈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区域。
对于武汉都市圈,更加凸显圈内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圈内的资源倾斜重点或者建设重点。那就是集中优势资源向东发展,把资源用到刀刃上,而且对于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都市圈发展定位做了更精细的阐述。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49abbc47fcf4abf8481bd6309d28e4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889315&x-signature=xqlqKXoj6RPhYiEM857zmJaRf9M%3D


对于武汉都市圈来说,实现武汉城市圈1+8同城化发展,摊子太大,内部城市发展水平不一,实现武汉这一龙头城市经济高质量的发展,除了带动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实现一主引领的龙头作用,更要实现自身更高质量的发展,担负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支点”就必须突出重点。
建设武汉都市圈,以武鄂黄黄为核心,有其自身的区域优势。从国家层面这里有鄂黄黄全国交通枢纽建设,有亚洲第一的货运专用机场。围绕这交通,湖北在这一区域的交通建设投资和倾斜程度都要比其他区域要多得多。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43ee6a32fde4f03ab04dda25349ef5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889315&x-signature=CYZIgbxJH8Xea3HmDAoFd157Shs%3D武鄂黄黄
围绕鄂州花湖机场,与武汉天河机场,湖北要打造客货机场双枢纽,同时黄冈、鄂州、黄石三市主城区相距不远发布了临空经济区,而且随着棋盘洲长江大桥、武穴长江大桥以及规划建设的鄂黄第二长江通道,三市的融合发展,武汉的中部航运中心的优势会凭借交通和跨江大桥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
武汉与鄂州的同城化发展程度最高,武汉的地铁已经延伸至鄂州工业区,随着而来的就是继续把武汉科创大走廊向鄂州、黄石纵深发展。
而且黄石作为湖北老牌工业城市,早在民国时期就是武汉城市发展的资源库和后勤中心,包罗钢铁、水泥源源不断地支援武汉城市建设。武汉与黄石都是鄂东的老牌工业城市,现在不断地进行交通、产业融合,包罗港口都是融合发展。
武鄂黄黄在交通、产业、同城化发展上都有其他城市不同的优势,唯一不足的就是黄冈发展慢点,这在黄冈表述上也表现了出来,黄石要打造武鄂黄黄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而黄冈的表述是在都市圈中力争上游。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661947baa73f4c9a85185b968b396ca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889315&x-signature=exrZwihqefReY171LogMixPF9JI%3D
在这一方面,湖南就做得非常好,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是中部六省城市中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而其长株潭都市圈更是继南京、福州、成都都市圈之后第四个被国家批准建设的都市圈。同样,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湖南前后确立了一主两副、做大做强省会城市的发展定位,同样有湖北发展的轨迹。目前武汉都市圈突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核心区域,正是湖南走过的路子。
在表述上除了武汉都市圈有所突出重点外,还有襄阳都市圈,襄阳作为国家层面批准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在湖北具有重要的区位价值。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a2dda729b7f44b983ba3dcd4d28b3ae~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5889315&x-signature=2%2FeBvyffQi8oYF0hgU39esVFF8A%3D
随着郑渝高铁通车和未来武汉至西安高铁连通,还有呼南高铁建设,襄阳的枢纽地位更加突出,在区域中的纽带和连接作用更加显着,襄阳的地位更加重要和赋予的希冀更加殷勤。
看下具体表述:
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支持襄阳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连接中西部新通道的核心枢纽节点,辐射带动“襄十神随”城市群发展,支持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支持随州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神农架林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两翼驱动"的政策并没有变,相反在带动城市群发展的定位下,更加突出龙头自身的融合发展,实现襄阳高质量的发展。对于襄阳的发展的方向更加精准,优先发展襄阳都市圈,以圈带群。
对于宜荆荆恩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在中部城市群中,宜昌、荆门、荆州三市成三角分布,而且相距不远,打造都市圈本身就有区域优势。
从湖北三大城市群向三大都市圈的政策转变,是对之前“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于三个城市群内部发展的重点和定位做了一次细致的二次改造。政策的微调,显示了湖北在区域发展上的考量。这一步微调,武汉、襄阳和宜昌的核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仍然是城市建设的资源倾斜地。
另外在政策调解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武汉城市圈内部城市,黄冈的地位得到了加强,同时孝感、咸宁以及天仙潜的城市定位在湖北都市圈建设中暂时降级了,至少从核心都市圈建设的表述看,与武鄂黄黄为核心的都市圈相比,还是矮了一截。
沧海横流,方显好汉本色。从大局观,调解会突出和加强湖北的区域优势,从微观层面,有些城市得到了政策倾斜,有些城市稍显落寞。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光谷社区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向自由奔跑 发表于 2022-6-30 07:42:00

孝感落寞了.

人安全 发表于 2022-6-29 20:33:39

城市⭕️都是⭕️到没什么,真正的有含金量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的变更!

修车员 发表于 2022-6-29 17:35:31

应该有第四个,荆天仙潜

玳而 发表于 2022-6-29 15:35:46

以武汉为园心,向外扩散了,做大做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从三个城市群建设转向聚焦三个都市圈,变化最大的就是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