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东湖科学城要广揽天下人才,建设成为“科学家的家”
“东湖科学城建设,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件大事,对整个湖北、武汉创新发展,都将起到全局性的带动作用。在我们国家一些非常有优势的范畴,集中了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人才培养等全系列功能,对我国提升创新能力,也将起到重要作用。”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张清杰接受专访时表示,湖北东湖科学城的建设,将是光谷发展又一次重大机会。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6f16df6f2fb442aa796429bc998854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3970452&x-signature=2%2BJCNcwP2aipAHEEXAu%2FTNoqHY4%3D
01
“瞄准世界前沿,做好顶层设计”
“湖北万亿产业集群要在未来10年、20年持续崛起,需要源源不断的原始技术、原创型技术、颠覆型技术,靠什么?就是要靠东湖科学城,靠国家重点实验室,靠大学的力量。”
张清杰表示,东部科学城要瞄准世界前沿,在重大基础研究,特殊是具有颠覆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上,精心做好统筹部署和规划。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ea65cf412b2444893ca02d0d816d75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3970452&x-signature=nRYpGk1qvDC7x9NqHdTcFnm7Oak%3D
“没有一个战略性的顶层设计,来引领东湖科学城的发展,肯定会走到哪就是哪。我们肯定要弄清楚,未来十年,在东湖科学城,有哪一些重大基础研究能够走向世界?哪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可以引领世界?要把体制机制创新和目的结合起来。”
其次,要聚集国家、省市各类创新资源和力量。“光谷有这么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外院士就有70多位,9个湖北实验室有7个设在武汉,尚有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平台,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创新体系。怎么能够在体制机制上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协同创新,把各种创新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这一点值得认真思考。”
他指出,世界级科学城的发展,都是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发展的结果。“东湖科学城绝对不能一个单位划分一个区域,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各自发展。没有协同创新,没有资源整合,东湖科学城难以成为世界一流。”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719d53bf33e4ca583c48c9e48a0cac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3970452&x-signature=Ca1PqBuyZkHHwHdV57M%2FI2IOPFo%3D
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武汉拥有130余万大学生。张清杰表示,要将大学生培养和东湖科学城发展一体化。“假如我们科技创新走的是一条路,人才培养是别的一条路,到末了,我们的科技创新将越来越没有后劲,越来越没有新的年轻人加入,肯定要有机整合,形成合理协同。”
02
广揽天下人才,用好大科学装置
张清杰以为,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首先需要广揽天下人才,要让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能够汇聚到这里,尊重人才,服务好人才,让他们有“家”的感觉。
“如今,武汉、光谷已经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但总体上来看,我们聚集的人才数目和层次,与硅谷、波士顿、东京这些地方尚有差距,尚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需要进一步提升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
他介绍,疫情之前,仅武汉理工大学质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就有30多位世界顶级科学家从事科研。东湖科学城辐射范围内,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级创新平台140余个,要进一步发力,吸引更多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武汉、光谷已经有很好的人才政策。但仅靠工资待遇,是吸引不到优秀科学家的。更为重要的,是给他一个大的事业的平台,他在这个地方,可以做到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区域都做不到的成就,这样才气吸引他们。”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863851c4c9c45e294e7fcecbb86a1d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3970452&x-signature=ddggZNZL1Wn0JELJBpT4jDisSKc%3D
如今,东湖科学城已有2个大科学装置,去年又新增3个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为科技创新打下重要物质基础。
“大科学装置是我们科技整体气力的表现,也是解决重大科学原始创新必须要的手段。没有大科学装置,许多重大的综合性原始创新,我们就没有工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张清杰表示,怎样让大科学装置发挥更大效益,是十分重要的题目。
“我们国家,也包括世界上的大科学装置,有非常乐成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大科学装置建设好是一方面,用好更加重要。用得好,它就是源源不断发明创造的科技财富;没有效好,它就变成一个烧钱的装置。以是,我们的大科学装置,不光要建设成世界一流水平,更重要的是把它用到世界一流水平,那才是我们真正的乐成。”
03
TEC芯片试验线8月投产
院士工作站即将落户东湖科学城
张清杰院士对光谷非常相识,也很有感情,“20多年前,创建中国光谷品牌的时候,相干方面就曾来找我提过建议。我们不光是光谷建设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光谷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
武汉理工大学在光谷建设了理工科技园。如今,光谷光通讯产业3个上市公司中,理工光科就是在武汉理工大学姜德生院士“光纤传感”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市公司。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13be9e2d8085403ab2fd8be693ac682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3970452&x-signature=KbsHI9JaTAhfZyvXSEPO%2BGaII8M%3D
在专业上,张清杰院士是一位质料学家,近10多年来,他和团队专注“微型热电半导体制冷芯片”研发,产业化项目已在光谷落地,建设年产50万片TEC芯片试验线。
“项目团队的年轻人原希望在广东产业化。但光谷相识到项目环境后,高度关注,大力大举支持,我们义无反顾地落地光谷、落地武汉。”张清杰说。
据悉,张清杰院士团队研发的芯片,关键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冷性能系数COP居行业领先水平,价格相比同类产品可下降30%。如今,厂房已装修完毕,正在进行装备安装调试,预计8月投产。下一步,张清杰院士工作站也将落户东湖科学城。
https://p9-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d7cd450f1014fdab5ffcc3c0ffd37d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3970452&x-signature=EsOc831SchmQMMmBO5fiCGlmtTk%3D
©中国光谷 投稿邮箱:1070452594@qq.com
<hr>出品 | 光谷融媒体中心
采写 摄影 | 康鹏
编辑 | 黄安琪
编审 | 张隽玮
审核 | 翟磊
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击!让更多人看到▼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光谷社区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河南老乡,加油! 转发了 张院士您好!!! 湖北加油!武汉加油!光谷加油!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域之地![赞][赞][赞] 全球揽才。 河南南阳老乡
页:
[1]